新聞中心Press center
熱門產品Hot products
解決方案Solution
聯系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
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?不存在的
又想工作高效又想不改變?不存在的
為什么?得有新工具、新技巧啊
怎么辦?找領導提啊
當然,領導不是那么好說服的,
我們來看小陳是怎么做到的?
小陳簡介:
男,80后。身寬體胖俗稱“陳員外”,
運檢部紅外檢測員,愛好鉆研各種工具。
小陳:領導,這幾天我在變電班組,和一線班組成員,用咱們的高清熱像儀對一些缺陷進行定位。發(fā)現他們干活特別吃力,核心問題不是儀器會不會用,也不是能否拍好,而是拍攝圖片及之后的整個過程,非常的復雜低效。表現在三個方面:
一拍攝時記錄工作耗時多,易誤記,給后續(xù)工作帶來麻煩
前天,和班組去了110kVXX變電站,戶外的110kV設備其實只有8個間隔, 一共拍了200多張熱像圖。拍攝速度很快,“咔嚓”一下,算上來回走動時間,也就15秒左右一張,但實際拍了將近3個小時。我發(fā)現,其實班組人員大多不是在拍攝,而是在記錄、謄寫的工作浪費了相當大的時間。
因為咱們班組用的某國外進口熱像儀,所拍圖片是數字格式命名,和現有照相機一樣,用“時間+序號”的方式來命名。這就必須在現場,一邊拍攝,一邊記錄哪張熱像圖對應哪臺設備,否則事后壓根對應不上。
還發(fā)現另一個問題,記錄的速度遠跟不上拍攝的速度,因為需記錄的信息很多,除了設備信息,還有圖片編號信息。而且也容易寫錯。這造成工作時間延長、效率降低
二數據處理繁瑣。拍攝好的圖片需進行二次命名及整理工作,還需要對每張圖片出具紅外報告。
昨天上班,整理這200多張熱像圖,這時候才發(fā)現,巨大的工作量從何而來。首先是圖片命名,變電站里一次設備很多,相同的設備也很多,比如刀閘,長得一模一樣,如果不整理這些圖就白拍了,因為根本沒法用,沒法識別誰是誰。
所以要命名,命名的工作量包括:變電站名稱、間隔電壓、間隔名稱、設備電壓、設備名稱、相別、拍攝角度,一張圖片下來大約20個字,差不多要3~5分鐘一張圖片,我在班組辦公室坐了1整天還加班到晚上,才將所有圖片命名好,放到了指定文件夾里??墒?,這才起個頭,還要做報告。
進口廠商的分析軟件功能很強大,可以畫框、調色標、換色板,但是不能做報告啊。咱們電力公司的報告都是指定模板的,和國外的模板完全不一樣,做報告只好逐張導入,再逐張分析,再逐張截圖出來,再逐張放入咱們電力公司的報告模板,再每一頁手工填寫表頭數據。一頁報告做下來,大約10分鐘左右。領導,我今天給您匯報,才只做了2臺主變的報告,和幾個缺陷的報告,領導,您看,報告在這里。
三數據的溯源、查找、逆查找非常復雜
領導,您看這個缺陷,當時拍回來之后,班組長告訴我說,這個接頭是老缺陷,總是發(fā)熱,維修了好幾次,但還是熱,所以我決定去查一下過往的拍攝記錄,才發(fā)現,壓根沒法查。因為之前的熱像圖,沒怎么整理,就是直接打包一存,壓根不知道哪個圖片對應的是哪臺設備。其次,部分數據雖然有命名,但是查找起來也很麻煩,因為只能通過windows自帶的文件名搜索工具逐級查找,每個人的命名習慣不一樣,導致搜索起來也很麻煩,不能一次搞定。
而且,現階段各供電公司保存數據大多使用文件夾打包方式,即使有了命名,若沒有統(tǒng)一的管理工具,查找一樣很麻煩。
所以,領導,小陳心里想的是,其實一線班組成員手里,缺的并不是高清的設備,而是一種高效率的管理工具,能夠把一線工作人員從繁瑣的工作當中解放出來,把繁瑣的命名、整理、報告,這些簡單但是低效的人力工作由機器或軟件去替代,讓效率真正提高起來。
拍攝完成后,只需將云熱像內的圖片導出來,就可一鍵上傳到云熱像軟件中,在上傳的過程中,所有圖片都是自動歸檔的 ,不需要人手工進行二次整理。并且我們的軟件自帶檢索功能,只需要填寫或點選信息,軟件就會自動檢索滿足條件的信息,呈現到您的面前,這樣一來,極大地方便了調用查找的功能,對數據的查找和逆查找都很有好處。
從根本上解放了一線工作人員的勞動力,將他們的工作,專注于紅外拍攝以及缺陷的定義,而不是繁復的記錄、整理、報告制作工作。一線工作人員都表示,如果能大面積的減少重復的機械類工作,他們也愿意多拍很多紅外圖,對于咱們局的設備管理百利而無一害。
最新產品
New products
了解更多>